河殇
山鹰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七月的尼水河浩浩荡荡,顺着弯曲的河岸向北奔去。。。。。。原先浅浅的河滩,不见了。
沙资源连续多年的被挖掘、利用,河床深了三四倍。但是,这丝毫没有抵挡住附近村民下河游泳的嗜好。这里,年过三十的男人,几乎都会游泳。甚至好多女人水性也不错。他们从小生长在这里。从小在浅浅的河滩里游泳、捕鱼、捉蟹、捡贝壳。特别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们,那水性,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淹不死担丈勾(学名:水上蚤),就淹不死我”。
大人们的水下玩耍,吸引了岸上不少的孩子。尽管河两岸经常听到有的孩子,下河被淹死了。但是,好多家长仍然没当回事。他们认为,教孩子下河,学学游泳,是孩子的必修课。再加上,他们自己水性好,能保证自己孩子的安全。这样的思想观念,让一些孩子在家长的陪护下,经常到自以为安全的浅水区教学游泳。
每年教育局都下发通知,责令学校严加管理: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召开学生家长会,做好宣传,杜绝孩子下河游泳。坚决反对家长带孩子下河游泳。然而,有些孩子游泳技术还没掌握好,他们就背着家长,瞒着老师。两个一伙,三个一团,偷偷下河游泳。淹死孩子的可怕悲剧就这样时常发生。
孟村,一个小学五年级刚毕业的男孩在假期里偷偷下河,失去了生命。两个姐姐,痛的死去活来。她们痛,她们恨。恨弟弟不听话,偷偷下河失去了生命。在路边,大姐姐拿着一块枝条,在抽打躺在地上的弟弟。边打嘴里边骂:“叫你下河,叫你下河。”二姐姐趴在弟弟的身上,又揉有拽,不停地哭喊着弟弟的名字。那惨景,令人目不忍赌。
大峰村的一个男孩假期里到姨母家走亲戚。姨夫用车子载着自己的儿子和他,去县城逛,中午回来时路过尼水河。姨夫感觉天气热,就带领两个小孩来的河边上。尽管河边警示牌上写着:“危险!杜绝下河。”但作为大人的姨夫对此熟视无睹。
连续两三年的时间里,河水两岸死亡的孩子都在四五个,甚至六七个。一份份因河水淹死孩子的死亡报告送到教育局。
教育局领导心如刀割。一遍遍召开各乡镇教委负责人会议。要求沿河学校,一律派老师巡河,二十四小时不间断。
各乡镇教委全体人员带班。值班表报教育局。
教育局成立巡河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发现渎职行为,严肃处理。并在发出的文件中,明文规定:哪个乡镇,哪个学校都不得出问题。若出了问题,校长免职,教委主任免职。
这样的死命令,令沿河老师、校长如临大敌。会议精神得以迅速传达。各校迅速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和学生家长会议。各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各校校长与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教委主任与校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工作迅即展开。
周六上午的会议刚刚开过。中午,传来某乡镇三名小学生下河溺水身亡的不幸消息。据查:三名小学生中,有一名邀上邻居家小朋友到姑妈家走亲戚。姑妈要到河边棉花地里喷洒农药,为了药效好。趁着中午天热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孩子和两个娘家侄子来到棉花地里。姑妈想,用不了多长时间,一会儿打完农药就回家。所以,就跟孩子们说:“你们不要乱跑,一会就回家!”
三个孩子爽快地答应了:“哎!”
三个孩子在热浪中一刻也呆不下去,就提出来说:“我们到河堤那边看看河去吧?”
“离河远一点啊!”
“嗯!”
只一会功夫,三个孩子相继落水。也许是一个孩子落水了,另一个孩子去救人,结果全下去了。妈妈打了一会农药,听不到孩子的声音,就放下手中的活,一边吆喝,一边向河堤跑过来。
“啊!”三个孩子不见了。就这样三个天真的小生命,就永远的离开他们的父母。
这个乡镇的教委主任得到这一震惊得消息后,腿都软了。
他眼含泪水:“这刚开了会,这。怎么会这样呢?唉!”
此事,迅速传达到每个乡镇,担任督察人员的教育局、乡镇教办人员都到了河岸。巡河人员三百米一个。东张西望。真像当年的武工队。坚决杜绝学生到河边玩耍。他们只要一看到河岸边有人,就过来询问。为了孩子,为了没一个幸福的家庭。烈日炎炎守岗位,口干舌燥不叫苦。只要不出事,就万事大吉。作为老师,校长再苦再累也心甘。
第二天下午,某乡镇中学召开学生和家长一块参加的安全工作会议。主题:为了保障生命安全,坚决杜绝下河、下湾。从下午2;30开到3:30。传达上级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沿岸溺水事故的教训和防御措施,签订责任状。
回家路上,很多家长感慨的说:“你看看这老师,为了咱孩子,操这么大的心。难得啊!”
“其实啊,也没必要大惊小怪的,谁会让自己的孩子找麻烦呀?这么热的天,一遍遍,真麻烦。”
。。。。。。
二十分钟后,不幸的消息,又传到了这个刚刚散会的学校里:一名在河边长大的家长,在从学校开完会回去的路上,感觉酷热难耐,自觉水性好,要下河冲凉。儿子还说:“别去了,老师刚开了会呢。”
“没事,儿子,爸爸的水性,谁不知道。”
他用自行车载这儿子,顺着回家的小路走去。
来到离河较近的地方,把车子放在玉米地里。穿过一片小树林,躲过巡河的老师,带孩子下到河里。
他的水性好,但代替不了儿子的水性。他还没有教会儿子的游泳。一下去,儿子就不行了。他也慌了,立即施救。可惜,水流比前几天大了,水更深了。虽几经努力,最终没能救起自己的儿子。他带着痛苦,带着遗憾,带着说不尽的懊悔,爬上岸来,边哭,边用手掌打自己的脸。。。。。。
巡河的老师跑过来了。。。。。。
村民跑来了。。。。。。
一些学生家长也来了。。。。。。。
责骂声也随之而来。。。。。。
“他怎自己没淹死呢?”
“孩子不该死呀,他应该死呀!”
“还哭啥呢?死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