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星期六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管理
            中国网络作家网
网站首页 网上书城 书讯快闻 诗苑漫步 散文随记 作家风采
小说天地 E网情深 资深点评 签约作品 作家访谈 投稿出版
在线交流 关于我们 给我留言   
投稿出版 » 绵毡:那不该遗失的温

绵毡:那不该遗失的温

木木 2012-07-28 18:09发表
阅读次数 1039
     卧室的床垫上面铺着两张白绵毡,是我结婚那年父亲专门叫人擀制的。我小的时候,父亲种地也养羊,家里虽不富余却有吃有穿。那年月,绵毡就是一个标志,它诠释着庄户人家的勤劳和智慧。整整几年时间,父亲积攒了上好的羊毛,费了很大的周折才找到了两个已经歇业数年的毡匠,这是父亲最后的一桩心愿,他说县城在山沟里,潮气太大,容易风湿,不比老家塬上,风头高,干燥。绵毡隔潮,保暖,恐怕以后再也没有人擀毡了。
夏天来了,山青水碧。一个阳光很好的正午,我把两条绵毡拿到楼下,搭在大理石栏杆上晾晒,吸引了过往的许多形形色色的目光。老年人看到绵毡,似乎看到了一段往事,感叹岁月的忽促,物事的流转,年轻人满腹狐疑,不知此乃何物,他们轻蔑的神情触动了我内心的隐痛--哪些离我而去的亲人啊,那些不堪回首却无法从我心头抹去的岁月!
1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绵毡是陇东人家土炕上常见的一种毡毯,民间习惯上叫毡,属纯羊毛手工制品。类似的毡制品还有毡帽、毡鞋、毡衣、毡房等等,这些是草原民族的生活用物,在陇东并不常见。
陇东的绵毡一般由羊毛擀制而成。山羊毛质粗硬,擀的毡扎人皮肤,躺在上面痒痒的十分舒服;绵羊毛质柔软,擀的毡要相对绵软一些。从颜色上区分,绵毡有黑毡、白毡和花毡。山羊毛色大多是黑的,擀的毡多为黑毡,绵羊毛色雪白,擀的毡多为白毡,二者混合擀出来的毡,黑白混杂,叫着花毡。
绵毡厚约1公分,温暖而绵软。有了绵毡,土炕上面不用再铺褥子和床单,就已经十分舒适而体面了。在以自然经济为主宰的时代,炕席上的绵毡意味着牛羊成群,衣食丰足,家底殷实。绵毡厚被,描画的正是富裕人家的炕铺陈设。贫穷人家,绵毡难得一见,孩子们往往只好在土炕上溜光席,早上起来,屁股上满是人字形的烙印。
以后的岁月里,工业制品大量涌入,绵毡和其它许多手工制品一样,被排挤出局,不知不觉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随着老年匠人的纷纷谢世,擀毡工艺也被毡匠们带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切都随风而逝,民间便难得一见了。
 
2
在那完全靠透支体力夺取丰收的年代,许多技术性较强的手艺活,也同样需要出力流汗,力气是干好一切事情的基本功。在农闲的时候,匠人们走出自己的村落,结队而行,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游走奔劳,靠施展他们的手艺搞点副业,补贴家用。
传统手工匠人种类很多,比如挖窑的土匠,编席的席匠,伐木扯板的板匠,做木工活的木匠,还有专门擀毡的毡匠。他们挑着自己专用的行头和工具,走村串户,一路风雨,一路酷暑,依赖娴熟的技艺与辛劳的汗水,他们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的传奇。
毡匠们大多在农闲的寒冬腊月才出动,擀毡的器具十分简单,也十分专业。一张木制的巨弓,一个3米多宽的竹帘,这算大的物件,还有用来抖散羊毛的金铰剪,由撒尖和“手掌子”两个物件组成。撒尖是长约70公分,宽约2公分的三根竹片,一端削尖,“手掌子”是跟人的手掌形制相似的木板,上面系着细绳带,绑在手掌和手指上。另外还有淋水用的摆水砣,弹羊毛用的走仙锤等等。
擀毡工作需要的不光是技艺娴熟。由于环节繁杂,工序繁琐,体力的投入也比较大。首先要捡羊毛,把羊毛抖开,剔除掉混杂的柴棍、土块、长满小刺的草籽等杂物。接下来就是炕羊毛,将捡净了杂物的羊毛在土炕上均匀地摊开,烧热土炕烘炕,羊毛油汗大,往往会粘连成片状,很难摊匀,在院子里晾晒又怕被风卷走,在窑洞的土炕上炕羊毛,很快就能把羊毛上的油汗除掉,让粘连成片状的羊毛变得松散起来。这时候还得拿撒尖轻轻拍打摊开的羊毛,使其更加松散。然后在土炕上架起木弓,缚在木弓上的弦绳,是韧性很好,弹性十足的牛皮筋。毡匠一手紧握走仙锤,用力拨动弓弦,“当子,当子;当子,当子”羊毛便如雨后晴空的云彩一丝丝地化开,蓬松起来,柳絮一样飞散开去,轻盈地飘逸到地面上。
下一道工序就是摊毡,必须准备好一个足够大的板铺,通常情况下,窑洞的旧式门扇,都是整块木板拼成的,十分平整,两副四块门板拼合在一起,刚好足够擀一个很大的绵毡。弹好的羊毛,云团一样在地上翻腾,毡匠们戴上“手掌子”,抓起羊毛,用“撒尖”敲打“手掌子”,让羊毛雪花般的飞舞开来,均匀地散落在竹帘上。
等羊毛摊好后,用摆水砣往摊开的羊毛上洒水,再把帘子卷起来,两个人用脚登着来回滚动,这就是滚帘。反复数百次的滚帘之后,羊毛就会粘连起来形成毛毡的雏形。
接下来就是合边。合边就是让毛毡有棱有角,成为一个规整的长方形。第一次滚帘后,打开帘子,将参差不齐的毡边折成一条直线,用手搓捻,毡边上的羊毛就会粘合得紧密,接下来再洒一次水,开始第二次滚帘。两次滚帘后,毡边就基本合好了。
最后一道工序是洗毡,在擀好的毡坯上浇上开水,两个毡匠坐在板铺一端的长条凳上,用光脚板卖力地踩踏,反复许多次后,打开帘子,再浇开水,再卷起来登踏,如此反复,直至毡坯上挤出的水不再浑浊。这时候,毡坯就完全洗干净了,而且毡毛经过滚动碾压十分瓷实,完全粘合成一个整体,一条毛毡也就这样诞生了。
将毛毡搭在院子里,让阳光和轻风掳走水分,新毡就可以铺到火炕的光席子上。大雪封门的严冬,一家人围坐在铺了绵毡的土炕上,暖哄哄的,十分惬意。
3
擀毡的用具和全过程看似十分简单,毡匠们行云流水般的自如运作,无异于一场精彩的表演,一场视觉的盛宴,只是简单中蕴含着智慧,轻松却不乏功力。擀毡不用专门的板铺,卸下人家窑洞上的门板就地拼接起来就可以使用。滚帘时,两个人坐在一条板凳上,四只脚登踏的用力必须始终一致,这靠的是长期合作形成默契。毛毡的质量,也完全决定于毡匠们的功力和技艺,如果匠人的配合缺乏默契,毛毡的薄厚就很难一致,甚至会使帘子跑偏,滚帘、洗毡等工作就无法继续下去。合边的功夫全在手上,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没有过硬的功夫,下手一做就会走样。毛毡的棱角是否分明,边沿是否平直,薄厚是否匀称,靠的就是手劲。
毛毡只是陇东人家窑洞土炕上保温御寒的物件。窑洞具有保温的优势,冬不冷,夏不热。窑洞还有许多劣势,就居住的舒适度而言,窑洞比较潮湿,这个劣势对于人的健康十分有害,毛毡具有隔潮保暖的优点,这是如今其它铺盖所无法比拟的。寒冬腊月,每当北风呼啸的夜晚,陇东人家的土炕烧热后,锥子一样扎人屁股,绵毡能够将土炕中间集中的热量,均匀地分散到炕上的角角落落。让人更加舒适地享受温暖。
在相对封闭的农耕时代,物资供给还十分贫乏,大多数生活用品都是自产自用。毛毡不仅充当过土炕上的铺垫之物,在许多老年人的记忆里,由于棉花过于昂贵和短缺,绵毡也常常被人们当被子盖。把绵毡盖在身上要让它十分贴身保暖,的确十分困难。每当北风呼啸的寒夜,先把绵毡卷成筒状,脱衣之后钻进毡筒,用木棒狠狠地抽打,直至贴身,才能更加暖和。这显然也是在没有绵被保暖的情况下的一种无奈之举。
如今,物质已经十分丰足,更加轻柔而贴身的棉花和羽绒充斥人们的生活,大家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再去耗时费力地去擀制毛毡了。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时光的无情。我们再也见不到给予我们温暖的先辈,他们遗留下来的物件,永远伴随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时时能够触摸到先辈们给予我们的温暖。
 


相关热点推荐
绵毡:那不该遗失的温
心如指环
《小城小事》
相思——如夜绵长
千均绵绵
鞭影
学校,一个锻炼人的大舞
颠簸历史
原创【七律】雁南飞
枯树情怀
葬花缘
男人和女人
仓促(中)
驾驭好人的坏
仓促(下)
原创【现代诗歌】水流的
错爱
念,揉在一溪如碧的池里
河殇
这片土地
写给张俊纶老师
鹰之歌
抗旱防汛(二章)
在远方
文字里静守安然
无法抗拒的诱惑
家的幻想曲
仓促(上)
小城故事
忆往昔
仓促(完结)
残碎的记忆
四季歌谣
龙魂
皂角情怀
寻梦人
(纪念毛主席延安文艺座
《校园雨季》
吻和泪
青涩的季节早已远去

中国网络作家网
官方QQ群:161870366

Copyright © 2011-2015 www.cgdy.nev.cn & www.yu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