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盛夏,是一个休闲避暑的旅游天堂,快意人生的寻梦圣地。这儿温度适中,昼晴夜雨,空气清新,草木丰茂,气候怡人。有千年不化的雪山,茵茵翠莹的草原,烟声袅绕的佛音,沁人心脾的酒茶,荡气回肠的曲舞,清澈洁净的湖泊,奔腾不息的江水……。一个个古老的传说让人流连忘返,一声声祈福的钟声荡涤净化灵魂。
我带着心的向往,梦的追寻,乘坐着波音神鹰展翅飞向蓝天,来到神秘古朴的青藏高原。当飞机缓缓降落在贡嘎机场,一下舷梯,我就张开双眸,极目远眺,想把崴峨雄风尽收眼底,想把风云雨雪藏匿心间。一路上,稞麦葱葱,绿叶繁茂,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岩石佛像,一块块石头上看不懂的藏字经文摆在眼前。公路旁边坐着一个个卖西瓜的菜农,脸上都露出收获的喜悦,不停地招手吆喝。车还未进入雪域明珠——拉萨,映入眼帘的是哈达一样洁白的柳吾大桥,恢宏雄伟的红墙哲蚌寺,在霞光的环抱中,隐约看见了一心向往、震撼灵魂、神秘古朴的布达拉宫,这是千年祈福的宝塔。
茵茵翠绿藏北草原。7月12日下午,我们一行来到藏北草原(羊八井),仰望湛蓝的天空,我张开双臂,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任由心儿和白云一起遨游浩瀚穹宇,让她凝聚舒展,婀娜缦缈,残霞万灿,如雪银醉;看着一望无际的草原,羊群像一片片白云在绿地里漫飘,骏马有时也在绿地毯上奔跑,随处可见牧民栖息的多色帐包。那远古的岩画,斑斓的玛尼堆,飘扬的经幡,雪色的白塔,古象国的魅影,……,仿忽还看见英雄格萨尔王的足迹,感觉他的心跳,耳边传来羌塘悠扬醉人的歌谣。我们这次很可惜的是没有遇上一年一度的中国拉萨“雪顿节”。“雪顿节”期间,要在草原举行“当吉仁”赛马、牦牛赛、抱石头、拔河等赛事。听说让人感到十分惊讶的是藏族同胞的骑、射本领十分精湛。多人多马表演场面激烈,气势宏大,感觉心和骏马在奔腾,身随马儿在飞翔。尤其是他们在奔腾的马背上弯下腰准确无误捡拾地上物品那激动人心的一幕,拿捏得恰到好处,看得心都快跳出来,迎来了掌声,一片欢乐的海洋。
蓝莹碧波纳木天湖。当我还沉浸在温泉浴香的睡梦里,东方鱼腹还未泛白,就听见导游小姐敲起床门的声音。心里暗想,我们又要向另一个目的地进发了。车窗外,雨后的晨曦光芒万丈,白云在山腰自由漫舞,我们在崇山峻岭之间盘旋。在汽车的嘎然声中,一汪清泉摆在眼前,这就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纳木错。纳木湖成长方形,面积约1940平方公里。因湖面海拔4000多米,好像是在蓝色的天空里,故藏蒙语都称为“天湖”。下车后我急忙向湖边跑去,湖水清清,微风拂面,远处的群山若隐若现,浩无边际的湖面荡起阵阵涟漪,时而有银鹭白鸥飞掠碧空,真似慈祥仙女手舞素巾等待我们的到来,这时念青唐古拉主峰也露出了他潇洒的英姿,一片莹绿牧野,红黑间杂泥石,皑皑白雪染巅,玛尼堆上飘飞的各色经幡,……。我们来到牵白牦牛藏族大姐的身旁,和她侃起了大山,拉起了家常,聆听她激情飞扬给我们讲述一个个关于纳木湖方面的神奇传说,人人都沉醉在仙般幻境之中。
圣洁处女南迦巴瓦。14日清晨,我们从拉萨往藏南方向行进,路况是先高后低,路面还算平整,乃堆拉山口为分界,满目沙漫人心醉,霞光万灿若黄金。一朵朵艳丽的玫瑰在沙漠中摄下靓影,我也不忘照下自己的丑陋形象,每人都收获了一份美丽心情。很长时间过去了,车到了西藏江南——林芝,感觉这儿的空气比别的地方有很大不同,头晕胸闷没有了,脑子也更加清醒起来。
观看南迦巴瓦,是我一生追寻的梦,多年前就想一睹这如刀剑直立的亚洲最美的雪山。南迦巴瓦峰是世界第十五高峰,海拔7782米,是世界罕见的高峰深谷。我们的车在川藏公路上缓慢爬行,原始森林古木参天,枯树残肢躺地,鼠跳蝶舞鸟鸣。车往下转了几个弯,南迦巴瓦就在绿莹苍松的怀里如春笋出泥,也如一柄倚天长剑直刺地心,又如一把“直刺天空的长矛”直插云霄,肉眼可以看见剑柄、剑橞和矛的红缨。由于峰陡且雪崩不断,攀登难度极大,直到1992年10月30日才被人类所征服,这使南迦巴瓦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成为未被登顶的最高一座“处女峰”。
到了鲁朗林海观景台,我们游走在依坡而建的台阶上,微风徐徐,松涛阵阵,远山沉默,馨香四溢。有位旅客捂嘴一声长呼,声传悠远,回音跌宕,打破了林海的寂静,惊扰了山涧的幽雅,我们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关于南迦巴瓦的传说有很多个,但都说要与南峰有缘,有福气的人才能看见她的靓影,因为南峰经常都是白纱罩面,云缭雾绕,从不轻易以真面视人。记得一位在藏多年的老兵说:“在观景台看南峰是斜的,角度不是很好,他们的阵地刚好在南峰的对面”。“看南峰最佳的时间是在雪后初晴的早晨,当太阳、南峰和我们的阵地三点成为一条直线时,南峰这才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这时太阳从南峰后面升起,光线由暗变强,阳光从双峰间射出,耀眼万分,醉眼迷离,轻吻着一个个蓝天卫士的脸庞。南峰在万缕霞光的照耀下,几条洁白的哈达绵缠缦缈颈间,一地云霞霓裳,……,一身清丽婉约,静若处子,真的好似天宫仙女下凡,这才是南峰高贵圣洁的处女娇颜”。我们到来观景台是中午时分,虽说未能看见如老兵所述的仙般美景,但也看清了南峰的全貌,也是很幸运很值得的事,也算是与南峰有缘,福气不浅了。
地球裂缝雅鲁藏布大峡谷。我们看完南峰回到林芝八一镇,晚上每个人都美美的睡了一个好觉,缓解一下近日来的旅途疲劳,养足精神好徒步观游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28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是地球的大裂缝。整个峡谷地区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在一起,环境十分恶劣。许多地区至今仍无人涉足,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我们选择了从米林县派区—多雄拉—拿格—汗密—马尼翁—背崩这条传统大道。一进谷区,湿润的空气迎面扑来,人人精神为之一振,都露出了兴奋的笑颜。
谷的两侧布满了浓密的植被,林木非常茂盛,郁郁葱葱,蓝莹苍翠,花馥鸟鸣,猴跳鼠奔,……。加上大峡谷地势险峻、云遮雾罩,许多河段根本无人烟,显得特别的幽雅和宁静。当我们来到大拐弯处,马蹄形的地貌真是巧夺天工,壁立高耸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和加拉白峰(海拔7234米),巍峨挺拔,直入云端。峰岭上冰川悬垂,云雾缭绕,神秘莫测,气象万千,让人无限感叹。我们站在西兴拉山口鸟瞰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在东喜马拉雅山无数雪峰和碧绿的群山之中,由如一条巨龙,蜿蜒苍劲,腾云驾雾,穿越高山屏障,驰骋草莽雪原,围绕南迦巴瓦作奇特的大南拐,逶迤倾泻奔印度洋而去,壮丽奇特无与伦比。一路上,大峡谷的奇山秀水时刻与我们相伴,有固态的万年冰雪,沸腾的温泉,涓涓的溪流,帘帘的飞瀑,滔滔奔腾的江水,4000立方米/秒的流量,其力度甚为壮观。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季风雨的低山一直到高入云天的皑皑雪山无一不秀,茫茫的林海及耸入云端的雪峰,真是秀甲天下,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柔秀妙笔。
大峡谷地区有多种珍稀动植物,不少为国家重点保护。我们看见了猕猴、长尾叶猴、大绯胸鹦鹉、蓝喉太阳鸟、红嘴相思鸟、白腹锦鸡等,据说还有昆虫家族中的“活化石”——缺翅目。听说还有很多,但都已濒于灭绝。这儿有高山灌丛草甸带、常绿针叶林带、常绿阔叶林等林带,有濒危珍稀植物——红豆杉。特别是高山杜鹃,因为高山灌丛林主要由常绿杜鹃组成。这一区域内有154种,占世界杜鹃总种数(约600种)的26%,可惜我们无缘看见杜鹃开花,那应该是另一番迷人醉人的景象。
金碧辉煌布达拉宫。在返回拉萨的第二日,我们在休整中准备参观布达拉宫和大召寺,缓解一下奔波劳苦。早上十点过钟,我们在妩媚的阳光下,来到了布达拉宫广场,昂视布宫,银色醉眼,红色富丽,金顶辉煌。 布宫依“普陀山”而建,用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垒砌,可以清晰看见用松茸铺平的白玛草墙领(白玛草近10元钱一斤),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我们从正门而入,曲阶而上,经过几道3米多厚的墙门就进入了东部白宫。屋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组成撑架,怀抱粗的柱子上刻有各种雕饰和图案,木制屋顶及窗檐都为外挑起翘花纹,大殿内的壁画亦算是布宫内一道别致风景,在这堪称巨型绘画艺术长廊内,记载有西藏佛教发展历史,五世达喇生平,文成公主进藏过程,还有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等等,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卷,总面积达2500多平方米。宫内还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绸缎上彩绘的唐卡。在中部红宫,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等数千尊,以及历代达喇灵塔,黄金珍宝嵌间,配以彩色壁画,辉煌华丽。金碧辉煌的金顶,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听说布宫所用黄金也数吨计,造价不菲。在金顶上我们能一览拉萨全貌,把整个城市美景尽收眼底。我们在一路观看的过程中,每人都认真聆听导游深入细致的介绍,了解布宫神秘美丽的传说。
布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东西长360多米,山下海拔3650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看似13层,实际9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共2000余间,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布达拉宫作为历代达喇的驻锡地和西藏政教合一政治中心,它内部主要由达喇宫殿,佛殿及僧院各政权机构三大部分组成。白宫顶层为达喇宫殿,分东、西日光殿,其中既包括生活起居处、书房、经堂等,又有议政、会客等场所。宫内拥有包括达喇灵塔殿在内的各类佛殿38个,还有供175名僧人坐法的殊胜僧院1个。布宫是藏族文化的巨大宝库,珍藏有各类历史文物和工艺品数量繁多。据初步统计,现有玉器,瓷器、银器、铜器、绸缎、服饰、唐卡共7万余件,经书6万余函卷,还有多位清朝皇帝敕封的金册、金印等。”
“红宫主体为达喇的灵塔殿和佛殿。一世至四世达喇的灵塔分别安放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和拉萨的哲蚌寺,除六世达喇外,五世至十三世达喇等八位的灵塔则全部安放在布达拉宫的红宫里。布宫里唯一保留有六世达喇遗迹的地方,是他曾经的寝宫——德丹吉殿。缘何如此,据称是这位被誉为‘情歌圣手’的活佛其时争议颇多。六世达喇仓央嘉措14岁时入主布达拉宫,传闻他始终未能忘情于世俗生活,并以亲身感受创作了大量诗歌。相传八廓街的玛吉阿米,就是他当年与情人幽会的地方。康熙三十二年,仓央嘉措殃及于西藏的政教斗争,被清廷废除,解送北上,传说道经今青海湖时,夜中遁去,不知所终。”
我们来到五世达喇的灵前,听说这是布宫最恢宏最大的灵塔,还有一个十三世达喇的灵塔稍小一点,但都座落在红宫灵塔殿中。五世达喇的灵塔高达 14.85米,当时为建造它,共花费白银104万两,用去11万两黄金和15000多颗珍珠、玛瑙、宝石等,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塔里有一颗大象脑里生成的比大指拇还大的珍珠。十三世达喇的灵塔也高达14米,用去了1.9万两黄金。其它几位达喇的灵塔虽不如这两位达喇的灵塔高大,其外表的装饰同样用去大量黄金和珠宝,都可谓是价值连城。
热闹非凡大昭寺。我们从后山下到布宫广场,观看了纪念碑,穿过人民路步行街,就来到大昭寺小广场。这儿人潮涌动,香烟缭绕,能清楚看到大昭寺的全貌。周边摆了很多摊点,各种藏式风情物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叫买叫卖声不断。映入眼帘的是被围墙围起的两块石碑,南边一块便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为纪念唐蕃“永崇甥舅之好”而建,旁边有棵柳树,当地人称为“公主柳”,相传是文成公主亲手所种。另一块叫“种痘碑”,为纪念清朝乾隆中央政府向西藏人民传授种痘方法以防治天花所立,见证了中央政府对西藏人民的关怀。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朝拜者在各色地毯上磕长头合什祈祷的那一幕,多双手彼此起伏,场面极为壮观,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始建于六世纪,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是拉萨最古老的建筑。寺建筑面积25100余平方米,有20多个殿堂,主要有释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鲁派的护法神)、神羊热姆杰姆殿、藏王殿等等。主殿有4层,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寺内各种木雕、壁画精美绝伦,具有唐代建筑风格(文成公主进藏图等)和尼、印建筑特色(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为代表)。空气中弥漫着酥油香气,藏民们神情虔诚地参拜转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真的有八个转角,故称为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每天从早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进入大殿,正中央供奉着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两侧配殿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塑像。历来活佛转世“金瓶掣签”仪式就在这里进行。1995年,确定十一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也在这里举行。大昭寺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那棵木柱上镶嵌的一颗颗大黄牙。听说千百年来,多少一路磕长头的朝圣者,磕死在半路上,在临终前,他们磕下自己的牙齿,托亲友带到拉萨,钉进大昭寺的木柱里,这表示他们已经到了拉萨,死者虽无佛缘,但也将永颂佛德……,看着这些牙齿,我的心不战而粟,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天路”和一生的归宿,希望“下地狱”后的下一个轮回里能有好的转生,能有好的未来。
怵怵走出大殿,金黄色的380个转经镐光芒耀眼,排列整齐,一个紧挨着一个,正在不停地转悠着,我也伸过手去,边走边推动转经筒,真是虔诚修德的事(转经筒里装的是经文,转一次相当于诵读了一遍经书),让心安宁,得到荡涤和净化。我们也就融进了人流中,结束了一天的行程,逐一欣赏购买各具特色的藏式物品绿松石、牦牛角、藏香等,真的是大饱眼福,收获颇丰。
|